今年7月,在全國工商局長座談會上,工商總局局長張茅的一番話頗為耐人尋味:要切實鞏固解決商標積壓成果,進一步提高商標審查審理工作效能,努力將商標審查周期保持在10個月,異議審理周期保持在18個月,防止形成新的積壓。
話音未落,新版商標法就著重增加了關于商標審查時限的規(guī)定,這也被業(yè)界視為此次修法中的亮點之一。按照其中第二十八條規(guī)定,原則上,對申請注冊的商標,商標局應當自收到商標注冊申請文件之日起9個月內審查完畢。對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來說,“9個月”這個硬指標,顯然意味著更大的工作量和壓力。
申請量翻了10多倍
人員一個都沒增加
近年來,隨著商標意識的增強,我國的商標申請量在不斷增長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截至2013年上半年,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、累計注冊量分別為1221萬件、817.4萬件,有效注冊商標已達680.8萬件,均居世界第一。
但與此同時,由于商標注冊程序繁瑣、商標審查能力長期相對滯后,不少企業(yè)商標確權時間過長,給生產經(jīng)營帶來一定影響。有專家直言,商標申請“馬拉松”,是2008年以前令許多企業(yè)頭疼的事情。那時,商標審查與審理周期曾一度達到平均30多個月,最長的有七八年。
“3年到4年的商標注冊周期,讓企業(yè)怎么活?”中華商標協(xié)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在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采訪時對此痛心疾首,“許多企業(yè)還沒有拿到注冊證書就已經(jīng)倒閉了,許多代理人手中握著成摞的《商標注冊證書》,卻再也找不到它們的主人了。”
曾經(jīng)擔任工商總局高級經(jīng)濟師的董葆霖,對于商標局的審查能力非常清楚,他告訴記者,按照現(xiàn)有編制人員,一年最多只能完成40萬件。
對此,工商總局商標局局長許瑞表也頗為無奈地表示,“我們商標局1998年的定編是285人,當時的年申請量是15.8萬,去年的年申請量已經(jīng)達到了164.8萬,而中編辦一個編制都沒有給增加。”
商標檔案曾擺滿樓道
三年才把積壓解決掉
“即便所有工作人員加班加點,也難以完成審查任務。于是,申請年年積壓,審查周期拖至兩年、3年甚至4年,都不足為奇。”董葆霖表示。
2007年,商標局審查商標周期一度達到4年至5年,同時積壓商標申請量達到185萬件。這一現(xiàn)象被披露后社會反響極大,當時有媒體報道稱:商標局“一籌莫展”。
據(jù)董葆霖回憶,當時,大量的積壓商標申請,讓商標局、商評委和人民法院不堪重負,辛苦備至。其中,僅搶注的垃圾商標和被迫注冊的垃圾商標檔案就堆積如山,“沒有蓋中國商標大樓之前,商標檔案擺滿了樓道和工商局家屬樓地下室。”董葆霖深有感慨地說。
最后,國家工商總局和商標局領導采取決斷措施,商標審查增加300人,商標評審增加100人,突擊了3年才把積壓的注冊申請解決掉。積壓問題解決了,注冊問題卻依舊存在。
商標審查限期9個月
將使公眾有明確預期
這種情況從2008年開始得到好轉。是年6月,國務院發(fā)布《國家知識產權戰(zhàn)略綱要》,提出要提高商標審查效率、縮短商標審查周期。國家工商總局也確立了“3年解決商標審查積壓、5年達到國際水平”的目標。
長遠看來,為適應商標注冊申請的新形勢,提高商標注冊機構的注冊能力,保障商標申請人及時獲得注冊,需要商標法對此作出明確規(guī)定。
因此,修正的商標法明確注冊商標審查時限為9個月,對異議申請審查決定的時限為12個月。商標評審委員會對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決定進行復審的時限為9個月,對商標局認為異議成立而不予注冊決定復審的時限為12個月;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,經(jīng)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,可以分別延長3個月或者6個月。
“這些規(guī)定,使公眾對辦理商標各項業(yè)務有一個明確的預期,為合理配置商標審查資源,構建規(guī)范高效的商標注冊機制提供法律依據(jù)。”許瑞表認為。
時限入法將與國際接軌
不能因為時間忽略質量
對于此次將商標審查時限入法,業(yè)界給予了普遍認可。“法律對時限的明確,將給商標申請、異議、撤銷、無效等程序的審查效率加上‘保險’,也就意味著,商標申請不需要再跑‘馬拉松’了”,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認為這樣評價。
中國首位商標法博士、社科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黃暉在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認為,規(guī)定商標審查時限無疑具有積極意義,這將與《馬德里協(xié)定》和《馬德里議定書》(二者共同構成了關于商標國際保護的馬德里體系)的規(guī)定更加貼近。
但黃暉同時也擔心,一下子要求必須9個月完成,可能會出現(xiàn)人手不夠的問題。另外,我國的審查內容也要復雜一些,我們規(guī)定的有些內容,在國外并不需要審查。再加上比對庫的數(shù)量不斷增大,工作量必然會越來越大。所以,實踐中只能是增加人手,盡量避免錯判、漏判等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。
在此方面,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商標部部長田玫也表示,不能因為時間,而忽略質量。“在3年突擊審查積壓商標期間,我們是通過招募一些輔助審查人員,加快了速度,但也可能會出現(xiàn)標準的不統(tǒng)一性。雖然新版商標法明確了時限,但還是應該保證審查質量。”她認為。
一個申請曾經(jīng)等待3年
沒有證書讓企業(yè)維權難
規(guī)定商標審查時限,最大的受益者,當屬那些長期為申請商標所苦惱的企業(yè)。
作為國內知名的乳品企業(yè),蒙牛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《法制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該集團目前已有注冊商標近3000個,且每年都有新的申請。但是,由于以往審查時限長,給企業(yè)維權帶來了很多困擾。“當時,2005年申請的商標,直到2008年才批下來”。而在等待商標核準的兩三年時間內,蒙牛在市場上發(fā)現(xiàn)了許多近似仿冒商品,但因為商標申請時限長,所以很難維權。
這些年,因此而給蒙牛造成的損失能有多少?該負責人給出的回答是,無法估量。因為很多商標申請,正是處于初期開創(chuàng)市場階段,一些渾水摸魚的企業(yè)和個人趁機搶占市場,誤導消費者。尤其是在農村和城鄉(xiāng)接合部,很多人缺乏識別的能力,對品牌并不敏感。“除了給我們造成的經(jīng)濟損失,還有品牌的認知度和聲譽。”(來源:中國知識產權報/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(wǎng) 記者 余瀛波)